六月二十七日,由商務部主辦的海峽兩岸超市冷柜冷鏈物流研討會在南安水頭召開,兩岸業界人士、專家學者首次就超市冷柜的運輸、倉儲和銷售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并探求兩岸農產品冷鏈物流對接合作的方式途徑,一致呼吁打造兩岸冷鏈物流信息公共平臺,讓農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者手中,實現超市冷柜冷鏈物流“不掉鏈”。
點擊下圖查看超市冷柜產品詳細信息
斷鏈年損失一千五百億。“就兩岸冷鏈物流合作,舉行由來自兩岸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超市冷柜企業家、專家學者參與的研討會,這還是首次,碰撞出很多思想火花。”商務部市場建設司開哇副司長如是評價此次研討會,并表示爭取在今后的決策過程中充分吸納研討會上涌現的觀點和建議。一位長期研究超市冷柜加工、運輸與貿易領域的學者指出,按現值計算,大陸新鮮食用農產品因冷鏈物流流通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約一千五百億元人民幣。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規劃院院長李錦瑩介紹,每年約有四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但是進入超市冷柜冷鏈系統的蔬菜類比重只占全部蔬菜的百分之五,肉類只占百分之一十五,水產品也只有百分之二十三。“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物流系統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相比之下,我們差距太大,鄂州超市冷柜,孝感/黃岡哪里賣超市冷柜市場發展空間極大。”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更是直言:現階段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不少在超市冷柜生產、屠宰、儲藏環節采用低溫處理的產品,在運輸銷售階段又出現了“掉鏈”。